考虑到人的记忆在四五岁才开始成型,那幺可以说,从五岁认识祝余起,她便贯穿了我至此为止所有的人生。
那时的我,还天真地以为世界理所应当围着我转,有人喜欢我就会有人不喜欢我这种道理简直是无稽之谈。在我看来,全世界的人都该喜欢我、迁就我。
那时候,祝余出现了,她小时候长得白白净净,留着蘑菇头,很可爱。即使是在沙坑里玩沙子,她身上也是干干净净的,和其他脏孩子不太一样。她堆的碉堡也像大人堆出来似的,表面光滑又平整,高度也一致,很有些水平。我一见她便喜欢上了,并单方面认为如果祝余能当我的跟班,我会很有面子,于是我毫不犹豫向她抛去了橄榄枝。
可惜,祝余不喜欢我。
不但不喜欢我,还很讨厌我。离远了,她会无视我,走近了,她就会大哭起来,然后被大人们抱走,我只好每次都停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观察她。观察祝余并不是什幺有趣的事,她每次开始做一件事就停不下来,一做就是一下午,中途不喝水、不吃东西也不和人交谈,非常无聊。
我问过妈妈,为什幺会有人不喜欢我?妈妈也很惊讶,说:“那怎幺可能呢?一定是因为对方还不了解你,和你不熟悉,如果熟悉了,一定会喜欢你的。”
果然,妈妈和我想的一样。
或许是小孩子的胜负心作祟,我偏要让祝余喜欢我,所以即使观察祝余很无聊,我也坚持了下来。
我拜托妈妈和祝阿姨互相留了联系方式,只要一有机会,我就会出现在祝余身边。时间久了,祝余习惯了我的存在,即使我靠得很近,她也只会无视我,不会大哭了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那天她终于在玩玩具的途中,擡起头看我,主动对我说了第一句话,“你昨天为什幺没有来?”
我便这样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跟班。
大概因为祝余是我辛辛苦苦才得到的,和那些主动凑上来的有所区别,我格外珍惜。我不允许其他人欺负她,我希望她一直跟在我身后。
在我看来,祝余自然该和我就读同一个小学,为此付出在家里哭闹两三天,以及作出以后每顿饭都会吃完一整碗的保证作为代价,也十分划算。
很快,班上其他同学和老师就开始议论起祝余,他们总是说祝余和其他人不一样,她会在老师犯错的时候直接大声提醒;她不愿意别人碰她的物品;她自顾自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......
虽然她学习成绩很好,但别人还是不愿意和她做朋友,老师也不喜欢她。
有时候,她也会惹我生气,她甚至不肯借给我她的橡皮擦,这让我有点伤心,我告诉她,如果是她来借我的,我一定毫不犹豫,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她。她却回答我,“可是你连橡皮擦都没有,能借给我什幺呢?”我便更伤心了。
她还讨厌我的触碰,她不喜欢我牵她,不让我亲她的脸,甚至不想参加我的生日聚会。
伤心得多了,我就不想理她了,毕竟除了她,我还有很多朋友。
可祝余还是那样,她一个人上下学,一个人玩耍,好像并没有因为我的冷落产生任何困扰。
难过的只有我。
难道祝余不需要朋友吗?
我有些不开心,过得恹恹,很多事情都打不起精神、提不起兴致。
妈妈很快发现了这件事,她问我为什幺现在不和祝余一起上下学。
我一五一十告诉了她,“她不需要我,那我也不要她。”
妈妈说祝余和其他小孩不一样,她对世界有不一样的理解,她无法明白很多情感上的概念......我需要多包容她。
我听不懂妈妈在说什幺。
妈妈问我,“你平时最害怕什幺?”
我想了想,“最怕你打我。”我在学校经常揍人,于是妈妈也经常揍我。虽然藤条总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,但我还是害怕。
“那你还老是在学校闹事。”妈妈嗔怪地看了我一眼。
“我那都是有原因的。”我振振有词,我认为我在匡扶正义,替天行道。
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武侠片。
“那也不该老是打架。”妈妈伸手摸了摸我的头,“那妈妈教育你的时候,是不是都会给你说清楚原因?”
我点点头,虽然我并不认可。
“但如果,妈妈某天毫无预兆、毫无理由,在你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和你发脾气,教育你呢?”
“你怎幺办?”
我想一想就觉得很没道理,妈妈一向最讲理了,这样做,那我一定会很委屈。
“然后第二天,妈妈又毫无预兆地因为另一件你觉得根本没关系的小事,再次对你大发雷霆。你努力想弄明白,却怎幺也找不到规律。第三天,第四天……每天都可能这样。”
“那……那我还是申请换个妈妈吧。” 我小声说,不由自主地离妈妈更远了些。
妈妈失笑,捏了捏我的脸,“这就是淼淼每天都在面对的世界呀。每个人都需要朋友,但对淼淼来说,和别人打交道,有时候就像活在我刚才说的那种‘不知道什幺时候、为什幺就会惹别人生气’的恐惧里。她知道自己总会‘犯错’,却永远不明白‘错’在哪里。”
“所以她才选择一个人待着,不是不想要你,那可能是她保护自己,找到最安全的方式。”
“懂了吗?”
当然没有。
妈妈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,我左耳进右耳出,只听懂了“不是不想要你。”几个字。








